水滸故里,給你一個江湖。
給你一個這樣的江湖。
一杯酒一場醉的江湖
沒有酒,何必長壽。
沒有酒的江湖,不成其為江湖。
沒有酒的水滸,不成其為水滸。
沒有酒的水滸故里,不成其為水滸故里。
水滸故里,給你一個江湖,一杯酒的江湖。
當然,這里的一杯只是虛指。
酒里乾坤大,普天之下,唯獨中國人的一切皆可入了酒。
且又入得美極了、妙極了。
你不信?
只白樂天一首小詩——
綠蟻新醅酒,紅泥小火爐。
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否?
就足以秒殺任何國度任何民族的任何文明。
是的,中國的文明散發著酒香。每一幅書畫,每一首詩詞歌賦,每一部文學作品。
……
無不從酒中而來。
也正因了酒的浸潤,中國的文明方才歷千年而不衰,并將永世不竭。
關羽溫酒斬華雄,沒了曹操的那一杯酒,沒了那一句“其酒尚溫”,就沒了這一出文學史上的精彩一筆。無論三國、紅樓還是水滸,它的每一個漢字,無不浸潤著酒的芬芳。
中國人的愛酒,是因了骨子里的天生驕傲。
這天生驕傲,是大雁單飛的形單影只,亦是鶴立雞群的落落寡合,帶著風華絕代的寂寞與孤獨。
關公曰:“如不勝,請斬某頭。”
操教釃熱酒一杯,與關公飲了上馬。
關公曰:“酒且斟下,某去便來。”
只因了骨子里的天生驕傲才有這一句“如不勝,請斬某頭。”
亦有了“酒且斟下,某去便來。”的敞亮與遼闊。
無酒不水滸,酒貫穿了水滸傳的始終,在水滸好漢中間可謂是無酒不歡,以酒來抒發情懷,以酒來謀劃大事,也因酒而壞了很多的關鍵事情。
水滸好漢不驕傲,但是他們又天生驕傲。
酒中乾坤大。
英雄酒,美人酒,悲情酒……
花和尚魯智深,酒后大鬧五臺山,砸到文殊院的菩薩,攪得寺廟不得安寧。文中寫他飲酒之壯美:頭重腳輕,眼紅面赤,前合后仰,東倒西歪。踉踉蹌蹌上山來,似當風之鶴;擺擺搖搖回寺去,如出水之蛇。指定天宮,叫罵天蓬元帥;踏開地府,要拿催命判官。裸形赤體醉魔君,放火殺人花和尚。
三碗不過崗,武松醉打蔣門神、血濺鴛鴦樓、武行者醉打孔亮。
盧俊義喝了御酒,墜水而死。
宋江長期喝御酒,最后慘死。在他死之前,還不忘用御酒將最崇拜自己的小弟李逵一同帶走。
酒浸潤著水滸,散發出英雄的豪邁、色彩、悲情、孤獨與蒼涼。
李白詩云:
古來圣賢皆寂寞,惟有飲者留其名。
中國人的寂寞與孤獨,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,都帶著酒的敞亮與遼闊。
古書《酒諭》有云:
非酒無以成禮,非酒無以成歡。
讓我們舉起這杯酒,干了這杯酒,這杯酒里,可以見天地,可以見眾生,亦可以見了中國的文明。
凡是不愛酒的人,都沒有資格讀《三國》、《水滸》和《紅樓》。
如果沒有酒,天下兒女就都沒了顏色。
如果沒有酒,又何必長壽?又何必江湖?
孔融在他的《難曹公表制酒禁書》里寫道:
酒之為德久矣。古先哲王,類帝宗,和神定人,以濟萬國。
非酒莫以也。
故天垂酒星之耀,地列酒泉之郡,人著旨酒之德。
堯非千鐘,無以建太平。
孔非百觚,無以堪上圣。
樊噲解厄鴻門,非豕肩鐘酒,無以奮其怒。
趙之廝養,東迎其王,非引酒,無以激其氣。
高祖非醉斬白蛇,無以暢其靈。
景帝非醉幸唐姬,無以開中興。
袁盎非醇醪之力,無以脫其命。
定國不酣飲一斛,無以決其法。
故酈生以高陽酒徒,著功于漢;
屈原不哺糟啜醨,取困于楚。
由是觀之,酒何負于治者哉!
水滸故里,給你的江湖,有酒。無論是陽谷的景陽岡酒、鄆城的水滸酒、梁山的義酒,都是給你的酒,江湖的酒。
無論你是什么樣的境遇,什么樣的心情,什么樣的感受,到了水滸故里,一切變都在酒里了。
有酒,就一定有醉。
酒逢知己千杯少。
喝酒,就一定要和有意思的人喝,而且一定要喝醉,要不多沒意思。
水滸故里,你到了每一個地方,一抬手就有酒,一見面就有酒。
然后醉倒,像鮮花凋零一般醉倒,放下這俗世中的種種煩惱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,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