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,給人一種印象,就是它的學問很高深。而且,自古到今,大學問家研究易經的也很多,如孔子,朱熹。由于大學問家的參與,也讓后人認為易經就是講大學問的。而易經其實起源于八個卦象,或者說八個象形文字。因為那時候連文字還沒有。
對此7月30日冷水灘區邀請了神州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楊勇,為大家進行了周易哲學等傳統文化學習的公益課,推廣國學中的周易哲學,等傳統文化,近200名中小企業家和國學愛好者前來聽講。
針對大家比較感興趣的周易哲學相關知識,楊勇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講解。
面對選擇,如何決斷?
在一生當中,每個人都會面臨大大小小的無數次選擇,每次選擇都需要做出某些決斷??梢哉f人生其實是由一個又一個選擇和決斷構成的。
那如何做決斷,易經中夬卦告訴我們三個道理。
第一,任何事情,開始的時候慢一點,后面就省力得多。
一開始就求快,后面會產生一大堆問題,得不償失。所以,做事之前,要學會先布局,先造勢,決定之后,還要有辦法擺平。
第二,當做重大決斷的時候,一定要前前后后都考慮好。
最好把工作的職責范圍明確出來,把雙方的立場,還有預期的目標、實際的效應都好好分析一下。否則一旦出事,就容易授人以口實。
第三,急事緩辦。有些事情,要馬上做,我們并不會表示不同的意見。但是,越是大事,越是急事,越要緩辦。很多人不了解什么叫急事緩辦。急事,就是急得要死了;緩辦,就是因為急事,所以才要緩辦。
面對很多事情,我們往往太過樂觀,認為必然會怎么樣,結果才導致后悔。本來一點小事情,最后反而演變成了大問題。所以,一定要慎重決斷。
可以說,人生其實是由一個又一個選擇和決斷構成的。
決斷得好,人生就是另一番風景;決斷不好,后果也只能自己承受。
面對過失,如何修正?
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?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
人沒有不犯錯的,但是要知道改正,而且同樣的錯誤不能犯第二次。否則多次重蹈覆轍,就是自己不長進了。
易經中復卦,闡釋的就是回復的法則,告訴我們如何根絕過去的錯誤,重新回復到正道。
回復的法則,就是三個字:不遠復。犯錯之后,在過失尚未嚴重之前,能夠及時反省,或者經別人指點,能夠及時地意識到錯誤,及時將自己拉回來,這就是不遠復的道理。
一個人,做錯了事情,若不能及時反省,就會一錯到底。到最后,就錯成習慣了。所以,“不遠復”這三個字真的很重要。
很多壞習慣都是這樣,最好不要開始;開始了,最好不要深陷,及時止住。一旦陷入進去,后果是很嚴重的。即使得到別人的提醒,能夠猛然驚醒,此時再改也是很困難的。但是,你也必須去改,否則一輩子就完了。
做人做事就是要時時刻刻反省,時時刻刻修治自己,隨時隨地把自己的歪念頭、邪念頭壓制、消除掉,不要讓它引著你跑得太遠。
這樣你才可以修治你的念頭,修治你的身體,不至于走向偏道,害人害己。
當然,一切都要靠自己堅定的信念,實實在在去做,一切也終將自作自受。
最后還是那句話“自天佑之,吉無不利”,自己不去努力,老天也幫不了你。
3、面對無妄之災,如何化解?
現實生活中,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,隨便說幾句話,就引起了很大糾紛,一些事情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,自己不知不覺就陷入了“災禍”之中。
其實,這些都是“無妄”導致的。
一般人對“無妄”的理解是“這本來不是我的過錯,災害卻降臨到我身上”,其實不是。
獲得“中國開運專家”稱號之后楊勇在易經中悟出了“易經中無妄卦告訴我們,沒有妄念,不說妄語,不做妄行,就不會有“無妄之災”。
”無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關鍵是平常要從生活的細節當中去培養無妄的習慣。”
人是有腦筋的,隨時有各種不同的念頭,無妄是非常難得的,那要怎么樣做?就是要有敬畏之心。
所謂敬畏之心,就是外力。
天雷無妄,這個卦用天雷來告訴我們,到處都是艱難險阻,一不小心就會出問題,所以要敬畏天命,敬畏圣人之言,然后變成習慣,把妄念不斷減少,減少到最后就無妄了。
這樣看來,所謂無妄之災,其實全是因為沒有管好自己惹出來,真的不能怪別人。
圣人有言,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說的是修養的功夫。其實最高的修養就是無妄。
現場嘉賓FPA性格色彩認證師、青少年實用心理學專家周銳提到,一個人平常注意養成無妄的習慣,相當于開關很靈,能夠隨時控制了自己,自然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。
4、面對困境,如何自處?
易經有4大難卦屯、坎、蹇,困,都在告訴我們面對困難,面對艱難險阻,如何自處。
其思想可以總結為一句話:人生就是艱難險阻、水深火熱,遇到困難要遇難而知勇,勇敢面對和突破,但是,必要的時候也要見險而止。
遇險而能夠適當地停止下來,不是消極逃避,而是動動腦筋,想想辦法。這樣,人的智慧和才能就會充分地發揮出來了。
我們讀易經,千萬記住,天底下沒有對錯、好壞之分,這完全看一個人是不是在恰當的時間里,做了恰當的事情。
那么,是不是不合適就不要做事了呢?當然不是,易經從來沒有讓我們束手就擒,坐以待斃,而是要求我們適時地調整。
目標是唯一的,但道路是曲折的。
我們要把艱難的處境當作一種磨煉,一種機遇,而不是當成什么糟糕的事情。因為只有困難和磨煉才能促進自己成長,才會增長自己的智慧,開闊自己的見識。
人生沒有容易二字,我們整個生命不是順風順水,而是艱難險阻的歷程。你當然可以選擇逃避,但這樣永遠沒有出息。
于不通處求通,越戰越勇,愈挫愈奮,在艱難困境的情況爭氣求上進,人生才能豐富而精彩。
更重要的是,不經一番寒徹骨,哪得梅花撲鼻香。往往處境越是艱難困苦,越是能夠生出德慧,成就你的一番大事業、大功德。
在公益課現場福緣真人通過現場解說,嘉賓分享,有獎問答鄧形式為大家傳遞哲學及一些傳統的保健知識,課程結束大家反饋都非常好。
免責聲明: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,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